【文章分享】自我挫敗行為該如何改變?


  第一篇文章,想分享來自ptt上的一篇回應。

  原文連結:Re: [討論] 該怎麼幫助弟弟找到人生方向

  本文談的主題是「自我挫敗行為(self-defeating behavior)」,誠如原作者所說,現代社會有不少人擁有或有過這樣的狀況,包括下面的推文者,也包括我。

  資訊爆炸的時代,速食文化,永遠不缺乏新鮮、有趣,而且容易的事情,人們對於需要付出時間與精力才能有成果的事物就容易失去興趣和耐心。然這樣的變化可能會使得有些人再一次次因為無法付出努力,堅持下去,而導致失敗的經驗中逐漸妥協,變得安逸於較低的結果。

  這些人會變成所謂的高潜質族群(High Potential persons)——此名詞來自Christian, K的〈Your Own Worst Enemy〉一書——他們凡事只做最低程度的努力、從不全力以赴、喜新厭舊、三分鐘熱度、常常活在過去、……,這些特質,其實在現代不算少見,而要如何解決,也需要長久的時間來一步步改善。

  原作者同樣提供幾個步驟,從改變習慣開始,到改變做事的態度與方法,試著定下目標並維持,慢慢地建立新的秩序。
  其中我覺得最困難的是「如何維持」,假若有人支持、鼓勵和陪伴,或許會容易的多。不過找不找得到人幫忙是其次,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有改變的「動機」,只要下定決心踏出自我設限的小框框,相信一定能慢慢找回自己的潛能。

  總覺得介紹文插入了一點自己的想法有些微妙,但既然都有了就再多說一點。最後幾句雖然變得有點雞湯了,不過不是我的本意,我自己是覺得如果不喜歡現在的自己,或許就可以試著找找看改變的契機,把那一點不喜歡作為推力,慢慢地去推動自己變成你喜歡的那個你。但如果你覺得「我就爛」,好像也不是不行,關於這個迷因背後似乎也有不少想法可以討論,有機會的話我也想找一些相關論述來做分享。至於我自己,雖然還沒找到一個足夠的動機,但我也希望我會逐漸變成一個,我認為「自己也沒有那麼差」的我。


  註:Christian, K的著作中譯為〈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2020.04.21.

留言